瓷磚時裝化是趨勢,其特性制約電商發展
嚴峻的2015年開局,我們可以看到,在1-2月份,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764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16.3%。商品房銷售額5972億元,下降15.8%。1-2月份,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773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31.7%;土地成交價款699億元,較去年同期下降30.2%。
最近發布的匯豐3月中國制造業PMI初值跌至49.2,創11個月新低,遠低于預期和前值,指數重返50榮枯線內,表明制造業在3月再度回到萎縮狀態。除了股票連續15個月創新高,GDP增速創8年新低。
再看瓷磚行業開局,企業陸陸續續點火。正月里,獲知景德鎮、夾江等地瓷磚生產新線尋找合作。這種情況在行業很多,整個形勢給我的感覺很像1998、1999年以及2004、2005年,密集的陶企承包、轉讓、租賃、出售信息。
這是陶瓷行業新常態,這個新常態要延續多久?現在不知道。去年年底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今年李克強答記者問時透露出的信息,包括去年國家三次降準,今年年初降息(估計今年再次降息可能性還在),雖然對房地產好象是利好的信息,但是經濟依舊看不到燦爛的情況。
行業形勢嚴峻遠不只如此,還需看到今年的環保壓力。山東臨沂羅莊33家陶企因環保被責令停產;受環評影響,廣東恩平節后開工生產線不足三成;遼寧法庫37家陶企被掛牌督辦,責令整改;山東淄博要求不少陶企被限產負荷不得少于30%……這是2015年春節以后的事情。
我在想:是不是瓷磚行業新一輪的洗牌全面登場,兼并重組、優勝劣汰已經出現在競爭的正面戰場了?
瓷磚時裝化趨勢
據考察,瓷磚時裝化最早是臺灣人提出,認為瓷磚是給建筑做外衣,因此是服裝類的。現在更多說瓷磚時裝化,主要是說瓷磚產品與時裝產品都是大眾消費品,市場廣泛,具有明顯的高中低檔消費群體,時裝與瓷磚一樣,其生產制造技術門檻較低,幾乎沒有相應的準入體系。
瓷磚與時裝,有相同的一面,也有不一樣的一面。瓷磚不是日常消費品,其可以借鑒時裝的三個方面,其一是瓷磚產品有裝飾性,外觀美感;其二是瓷磚要有內在的品質屬性,材料可能是陶,也可能是瓷,也可能是微晶玻璃;其三是要有特定的功能,如衣服要飽暖、要透氣、要防水的等等,瓷磚也是一樣的,要易潔、便于打理、低吸水率、抗靜電等等。所以瓷磚和時裝的類比是這樣的。
但是瓷磚和時裝一樣嗎?也有不一樣。時裝是百分之百終端產品,至少大部分是,瓷磚產品很多時候和布匹一樣沒有裁減,沒有組合,沒有設計,還沒有變成一個產品。瓷磚不能是百分之百的終端產品,但是也不能說是百分之百的材料,因為它有時候不經設計就可以使用。多方面的屬性和瓷磚時裝化過程當中的差異在提醒我們,這個產品和日用品以及和互聯網賣的服裝等等相比是有所差異的。
- 上一篇:熱烈祝賀蜜蜂元素陶瓷APP正式上線
- 下一篇:創新商業模式解決瓷磚產能過剩